《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》讀後心得:閱讀期刊論文方法

星期二, 6月 6, 2023 | 3分鐘閱讀 | 更新於 星期日, 3月 16, 2025

《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》讀後心得:閱讀期刊論文方法

在動手開始寫之前肯定得先閱讀大量的文獻,才能知道說領域內目前還有哪些問題值得探討,還有哪些題目還未解決

  • 拿到一篇論文後, 先粗略瀏覽一遍, 找出自己所欠缺的背景知識, 以及他們所屬的學術分支, 以便快速找出載有這些背景知識的各種文獻。
  • 從這些文獻當中找出與該論文密切相關的段落來讀, 不相關的就不用看了。
  • 將這些材料由淺入深的排出閱讀的順序, 以便用最省時省力的方法去掌握所需的背景知識。
  • 背景知識補足之後再回頭再看一次論文。

大學時代學東西就像是去餐廳吃飯, 店家(出版社)都已經幫你處理好順序, 逐道菜依序端上來, 你只需要依序逐行念就行, 但研究所讀論文就像自己下廚, 從食材的採購到烹飪上桌都必須要自己打理。

螺旋式閱讀法

只先瀏覽自己需要再去查看的背景知識, 看完後再回頭再看一次,在不懂的就在跳出去看缺少的知識,一次比一次多看懂一些到最後看懂整篇,第一次只需要聚焦在三個問題上:

  • 這篇論文解決了什麼問題, 最適合用來描述這問題的術語是什麼?
  • 這篇論文使用的方法叫什麼?學術界是如何稱呼的?
  • 問題與解決方法是屬於哪個學術領域的?

期刊論文的閱讀策略與要領

期刊論文不應該『以論文為中心』,企圖把整篇逐行逐段讀懂,而是要『以問題為中心』。

通常可以找回顧型論文(review paper或survey paper)或專書

方法與問題特性的彙整-批判與彙整的要領

方法的特性(或優缺點)可以分成四大範疇:

  • 基礎假設與適用範圍
  • 應用上的難易程度與成本
  • 常態工作條件(亦即吻合基礎假設時)
  • 會影響性能表現的各種干擾因素和作用

十倍速文獻回顧要訣

要求一個人在陌生的領域內完成文獻回顧,包含彙整批判與創新所需的時間可能差距十倍以上,沒經驗的碩士生可能要花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,精通要領的學者可能兩個月就完成,這樣的差異造就學術界第一守則不論你花多少時間完成研究,只要別人比你先發表相關內容,你研究中重複的內容就必須捨棄掉。

要縮短文獻回顧的時間,關鍵在於「以最少的閱讀量獲得最豐富的啟發與創意」,並且不遺漏任何流派的關鍵文獻從上圖可以分類文獻回顧者的能力:

  • 外行級:許多人拿到論文就開始從頭到尾整篇讀完,等讀完才發現內容跟研究主題無關,重複這樣做最後只得到跟研究主題有關的一小部分文獻,如同上圖虛線。
  • 入門級:這個階段的人,只會含糊籠統地知道文獻搜尋與篩選的皮毛,並沒有掌握到其中精要,因此讀過許多論文中勉強看完所有跟研究題目有關的文獻,但也讀了一堆跟研究主題沒有關連的,如同上圖實線橢圓圈。
  • 精熟級:到了這個階段的人已精通文獻搜尋與篩選的要領,以及論文的種類和結構,只要粗略地讀過論文的篇名與摘要,就可以判斷該論文是否跟研究主題有相關,而且能夠快速找到對研究主題有用的內容快速瀏覽吸收,鮮少浪費時間閱讀沒有參考價值的內容。

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的讀墨或Kobo AP

Readmoo電子書版:《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》:方法、秘訣、潛規則

Kobo電子書版:《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》:方法、秘訣、潛規則

© 2025 Scientia

from Scientia Potentia Est

關於我

我是站長Scientia

任何合作或問題請寄到信箱內:scientia.polymath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