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學時期上課都是使用ipad pro來看上課用的簡報或者相關文獻pdf檔案,但每次看久了眼睛都有些受不了,大三時有一天上Seminar課程過程中突然看見老師在使用一台不會發光的平板,湊近過去一看老師告訴我說這是一種叫做電子書閱讀器的產品
學術界在開始研究一個實際問題之前,會先做problem formulation,將原本複雜的問題其core-problem抽取出來,進行簡化或者抽象化,這樣會有一些好處
研究的目的是找到正確的答案,你可以從網路上找到許多似是而非的答案,但要如何分辨這些資訊的可靠性與互補性,你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搜尋與篩選,才能過濾掉無用的內容,當你整理出你需要的東西後,你該如何對這些資訊進行分析、比對才能拼湊出完整的正確答案
文獻回顧除了讓你清楚知道各研究流派的前因後果,更能培養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,避免沒必要的錯誤和研究上的弱點,並且從文獻回顧中找到創新的靈感與策略,為了達成這些目標,必須先回答三個問題
在動手開始寫之前肯定得先閱讀大量的文獻,才能知道說領域內目前還有哪些問題值得探討,還有哪些題目還未解決
定位不到位,再多的行銷都無法彌補,再好的產品也只能報廢
世界上眾多創作者通常對於產出經典長銷作品都抱有非常大的興趣,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真正解決其他人的問題,而具體要如何做到,透過萊恩·霍利得(Ryan Holiday)寫的這本書,帶給我們一些能夠讓作品存活久一點的策略